熟悉美國汽車文化的人肯定不會對皮卡感到陌生,這些動輒車長超過5米,排量超過4升的大家伙們一直是美國人民追求自由生活的一種象征。開著皮卡拖著房車、或拖著游艇舉家出游的情景也常常會出現在好萊塢的電影或美劇當中。
隨著我國汽車文化的不斷發展,也開始有一部分經濟實力比較強的車友加入到了皮卡車主的行列中來。我們此次將為大家帶來福特F-150 SVT Raptor、道奇Ram1500以及福特F-450三款車型的詳細體驗文章。而今天首先為大家帶來美式皮卡體驗系列的第一篇,福特F-150 SVT Raptor,國內都親切的稱之為“猛禽”。
提到福特F-150 SVT Raptor就不能不提福特F系列皮卡,這個誕生超過60年,歷經12次換代的車型堪稱是美國汽車史上的一個傳奇車型。它曾經連續35年名列美國皮卡銷量第一,而其系列各種車型每年在北美的銷量都更以數十萬輛計算。而SVT Raptor可以理解為F-150的高性能越野車,它由福特的Special Vehicle Team(SVT)部門負責開發,即使在非鋪裝路面也可以擁有很高的速度,可以算作是off road路面上的跑車吧。
車身外觀尺寸:尺寸充滿壓迫力、外觀是運動風格
其實體驗之前早就有了心理準備,因為偶爾在大街或地庫里見到過豐田坦途或者紅杉,那種超越全尺寸SUV車型的氣勢確實能帶給人一種無形的壓力。不過當你真的站到它的面前,那種高你半頭的氣勢還是形成了一個不小的氣場。
SVT Raptor并沒有采用原版F-150的前臉設計,甚至可以說兩者存在著翻天覆地的變化。作為高性能車的SVT Raptor收起了老美那慣用的夸張鍍鉻中網設計,反而融入了高性能車中比較常見的黑色格狀中網,而FORD四個黑色的字母雖然不那么顯眼,卻也能讓你隱隱感到一絲殺氣。
車輛的前臉就擁有著很大的改裝潛力,其中加裝輔助照明和絞盤又成為了大家首選的裝備。如果不想大動干戈,你大可以在保險杠兩側的預留位置加裝輔助照明燈具,而FORD四個字母的下方也是加裝LED照明的好地方。絞盤理所當然的占據著中間的位置,畢竟就連泰坦尼克也有撞冰山的時候,所以花點錢提升自救能力也顯得十分必要。
文章一直在提巨大尺寸帶來的壓迫感,那么Raptor的尺寸究竟是多少呢?如果只說它的尺寸是5685×2200×1991mm,但這樣還是有些抽象,所以我們不妨采用比較的方法。先看看我們經常稱之為霸氣的寶馬X5吧,事實證明它們的差距真的很大,不是一圈兩圈的大,而蘭德酷路澤甚至同為美式皮卡的坦途也敗下陣來,有這兩個有實力的對手驗身,足以證明其尺寸的強大。
事實上,F-150按照駕駛室和貨箱的不同可以多種版本,分別為普通貨箱短駕駛室版(5364mm)、加長貨箱加長駕駛室版(5837mm)、加長貨箱短駕駛室版(5532mm)等,今天這款車為四門標準版(Crew Cab)。
SVT Raptor在通過性上雖然不及牧馬人,不過其表現依然要好于價位相似的普拉多,況且Raptor的設計初衷就不是巖石攀爬,其更強調在沙石等非鋪裝路面上的高速體驗,這也是它與其他越野車的一個主要區別。
雙出排氣管位于車身的側面顯得比較個性,而啟動后它所產生的排氣聲音也非常的悅耳。雖然是追求速度的高性能車,但Raptor依然沒有逃脫安裝拖掛設備的命運,猛禽不僅能帶你體驗offroad的極速快感,也能踏踏實實的帶著全家去燒烤露營。
高調張揚的美國人還不忘在車身的周圍安裝一些LED小燈作為裝飾,中網、車身的四個角都可以看到這樣的設計,在夜間能夠起到示寬燈的作用。
福特F-150 SVT Raptor的底盤和懸掛是其重要的賣點,非承載式車身、鋼板彈簧、整體橋懸掛保證了車輛的鋼性和承載能力,而來自FOX的昂貴的Racing Shox減震器則成為懸掛的點睛之筆,也是它讓Raptor變得與眾不同,變得可以在非鋪裝路面上如履平地。
貨廂及便利性體驗:功能性很強大
既然是皮卡,那么后面的“斗”就成了我們體驗的焦點,究竟這樣的空間為了什么而存在,下面就聽我們為您分析分析。
雖然我們用四位編輯為大家形象化了它的空間,但其實人家根本不是拉人用的,至少在國內的皮卡車主不會考慮買了它裝人或者拉貨。那我買皮卡干嘛呢?正如圖中所說,裝一些全尺寸SUV也裝不下的物件才是使用皮卡的真正意義,比如一輛龐巴迪或者北極星的全地形車,亦或是帶兩輛摩托進山來一次朋友間的山路對決。
如果你要裝的物品稍長于貨廂也沒有關系,因為這里設有一個巧妙的圍欄,只需要很簡單的三部操作,它就可以進一步擴展貨廂的裝載能力。
無論是車廂還是貨廂,Raptor都比想象中要更加平易近人,比如前排車廂兩側的踏板就為乘員上下車提供了很大的方便,而車尾的踏板與扶手這樣看似簡單的設計,也不是每款皮卡都能做到的。
車內視線體驗:車尾盲區大
我們在享受大型SUV帶來的高視野的同時往往忽略了其相應增長的盲區范圍,作為車長超過5米的皮卡更是如此,下面就以我的視角來看看,身高175cm的體驗者坐入猛禽內會有怎樣的視野表現。
車前與側面的視線基本讓人滿意,由于車頭非常方正,使得駕駛員可以比較輕易的判斷車頭與前方障礙物之間的距離,而外后視鏡增加的一面小鏡子確實非常實用,它徹底消滅了我們常說的后視鏡盲區,大大擴展了后視鏡的視野。
車尾的視線則比較悲催,透過車廂上的小窗,我只能勉強看到將近6米外的紅色樁桶,而這個距離甚至已經超過了一輛F-150的長度。幸運的是車輛配有倒車影像功能,所以在實際倒車時,我甚至可以了解到車后一米內的全部情況。
中控內飾體驗:做工沿襲美式粗獷
福特車的內飾做工、用料一直就不是他的強項,這一傳統甚至在國產后的幾款車型上也有所體現。而F-150顯然也沒有做的更好,硬邦邦的中控臺明顯缺乏親和力,唯一值得欣喜的是其設計還算大氣時尚,沒有傳統硬派越野車那種故意的簡陋感。
開過銳界的朋友肯定會對福特最新一代的行車電腦有些印象,靚麗的界面,豐富的功能。簡單的操作,你幾乎沒有討厭它的理由,而Raptor的行車電腦也十分強大,除常規的里程、油耗顯示外,其還擁有四驅狀態、水平位置等顯示功能。
方向盤的直徑不小,但握感比較飽滿,符合皮卡的定位,12點方向的紅色標記是賽車方向盤上常見的元素,它的作用是幫助激烈駕駛中的賽車手能夠以最快的速度的回正方向。轉向柱上的踏板高度調節可以對油門和剎車踏板的高度進行調節,配合多向調節的方向盤和功能豐富的電控座椅,相信各種身材的人都不難找出適合自己的坐姿。
原廠導航的界面設計和功能都十分強大,只是其中部分功能在國內是無法使用的,比如打開導航就會顯示你已在美國的某條公路上,而收音機依舊只有單數調頻,87.6、90.0、97.4這些雙數結尾的國內電臺是無法收聽的。中控臺下方預留了4個燈光擴展開關,如果有一天你加裝了燈光設備可以直接將開關連接到這里,免除了打孔改裝的痛苦。
美國人向來不會虧待自己的耳朵,作為高性能車的Raptor更是如此。車輛配有來自SONY的700W全車音響,實際音響效果比較出色,如果不是骨灰級音樂發燒友恐怕都不需要在進行音響方面的改裝。
乘坐體驗:沙發座椅+大空間
相比之前對開門版的Raptor R車型,我們此次體驗的四門版車型有著更加出色的乘坐空間,當然座椅的舒適性也是不得不提的,美式大沙發風格的座椅乘坐非常舒適,如果是長途駕駛我會果斷放棄牧馬人投向它的懷抱。
對于如此的巨物,我們的空間體驗都顯得有些多余,因為兩米內的駕駛員都能在車內找到適合自己的坐姿。我們的體驗者身高175cm,將座椅調至合適位置后頭頂上有一拳的空間,而這還是刨去天窗后的表現。
后排空間同樣沒有任何問題,無論是頭頂還是腿前都有著很大的余地。2200mm寬的車身車內寬度僅為1680mm,不過乘坐3人同樣問題不大,不會有明顯的擁擠感。
動力系統6.2升V8+6AT
這款6.2升V8自然吸氣發動機是專門為F-150 SVT Raptor車型而開發的,這款發動機的技術算不上先進,6.2升的排量僅換來了300千瓦的功率,升功率還不到50千瓦,不過其壓縮比也僅為9.81,所以對油品的要求不是那么苛刻,更符合越野車的實際需求,日常使用加93號汽油也沒有問題。與其搭檔的是一臺6擋自動變速箱。
全文總結:
今天體驗的F-150 SVT Raptor(猛禽)和傳統的美式皮卡在定位上還是存在明顯的差別的。如果把車比作是馬,那么多數皮卡只不過是你每天趕集幫你背貨的一個“苦力型”實用角色,而猛禽則是那種你可以騎著它打獵、賽馬的千里良駒。它既擁有堪比豪華車的空間和舒適性,也擁有不遜于絕大多數多數越野車的非鋪裝路面通過性,最特別的還是他那出色的動力和昂貴的FOX懸掛,這也是它之所以稱為猛禽的最重要的原因。
點贊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