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認為在美國這個地大物博的國家滿地跑的都是跑車、老爺車,那你就錯了。從2015年上半年美國汽車銷售排行榜來看,包攬前三甲的全部都是皮卡——福特F系列、雪佛蘭Silverado和道奇公羊。對于美國消費者來說,皮卡是他們的信仰,是他們汽車文化的象征。皮卡生于美國且流行于美國。本身在這個人均國土面積甩國人好幾條街的國度,皮卡的適用范圍和受眾人群就很廣,再加上人家買美國皮卡沒關稅又不用擔心高油價更不需要下班就回家以防小區沒有停車位,所以自然而然銷量高。今日,讓筆者帶你從第一代皮卡車走起,充分了解美國福特皮卡的發展史。
1900年,亨利·福特制造的第3輛汽車就是一部卡車。
1917年,福特推出了T型卡車底盤,這是第一種專門為卡車設計的底盤。
1925年,第一款經由生產線組裝的皮卡于4月25日下線,當時這種車的售價僅有281美元。
1928年,A型敞篷皮卡和AA型皮卡底盤正式推出。
1932年,B型皮卡和BB型皮卡底盤推出,福特第一次在皮卡上采用V8發動機。
第一代皮卡(1948——1952年)
1948年,F系列皮卡問世,這是戰后推出的第一代皮卡,它包括F-l(0.5噸)到F-8(3噸)多種型號。
第一代福特F系皮卡看起來并不是那么威猛,細長而圓潤的發動機蓋以及多橫幅的進氣格柵讓這款車的前臉看起來很可愛。第一代F系列車型有2門版和4門版兩種車身結構,其中2門版被稱為pickup:皮卡。而4門版被稱為panel truck:小型運貨汽車。
從第一代車型起,F系列車型就開始以字母和數字的組合方式進行車型劃分。第一代車型根據載重量的不同分為F1至F8共8種車型。其中F-1載重0.5噸,F-2載重0.75噸。再往上分別為1噸、1.5噸再到2噸的載重量。
動力方面,第一代車型有7種動力可選,F-1到F-6車型使用福特的直列6缸發動機,最大功率95馬力和110馬力。兩款更強動力的福特V8發動機分別搭載在F-7和F-8上,最大功率分別為145馬力和155馬力。
配置上,第一代福特F系采用一片式前風擋,并配備腳踏式雨刷,另外在乘客位置還增加了遮陽板,這對于一輛商用載貨車來說是非常稀罕的配置了。福特F系皮卡在1948年誕生后經歷了一次小改款,主要是車燈等一些細節設計有些變化。
第二代皮卡(1953——1956年)
1951年第二代F系列皮卡F-1
1953年 F-l的換代車型F-100問世,這種命名規則一直沿用至今。
外觀經過了不少的變化,突出的前車燈中間采用了類似大嘴的設計,上一代車型可愛的造型被徹底顛覆。從這一代車型開始,內飾也進行了重新的設計,包括頂部照明燈、胳膊扶手、遮陽版以及收音機成為了標準配置。而第二代車型也經過了重新的編號。其中F-1車型變成了F-100,F-2車型變為了F-250,F-3車型被稱為F-350。
第三代皮卡(1957——1960年)
第三代福特F車型于1957年推出。這一代車型的前臉設計上,保險杠和發動機蓋開始采用了幾乎平直的設計,車身側面也不再有線條明顯的突出,感覺很像我們今天看到的卡車的造型了。
這一代車型開始,4門的panel truck版車型不再進行生產。動力方面,第三代車型采用直列6缸和V8發動機。最大功率從137馬力到186馬力。
第四代皮卡(1961——1966年)
第四代車型于1961年推出,車身進行了加寬。這一代車型的開始,福特針對F車系結構作了較大的修改,全車系采用了單片式車身框架設計,駕駛室和車斗采用一體式設計。但從1964年開始,又回歸傳統,仍然使用分開的座艙和車斗的設計。
動力方面,1965年,福特為F系列車型配備了一款3.9升直列6缸發動機,這臺發動機采用了7個傳動主軸以及正時齒輪,最大輸出功率達到了170馬力。
1965年,福特還推出了名為Ranger的套件包,這個套件使福特野馬擁有筒形座椅以及油箱的遮簾。而后來這個名字是福特于80年代推出的一款暢銷的緊湊型皮卡的名字。
也就是在這一年,福特第一款四門雙排座皮卡F-250 Crew Cab問世。
敬請期待20世紀60年代末至今時期的福特皮卡發展史!
點贊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