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大眾美國CEO喬納森布朗寧離職不到一個月,此前負責大眾美國銷售執(zhí)行副總裁Frank Trivieri也在不久離職,兩人的離職不得不令人與大眾去年在美國糟糕的銷量聯(lián)系起來。
與大眾去年在美銷量下滑約7%相比,豐田繼續(xù)保持美國個人汽車消費市場第一的位置,同比增加了7.4%,為223,6042輛,而大眾同期銷量不到豐田的五分之一,豐田在美國較佳的表現(xiàn)也成就其2013年再次榮登全球汽車銷量冠軍。
令人吊詭的是,去年全球銷量緊隨豐田之后的通用汽車、大眾汽車在中國市場卻以絕對優(yōu)勢完勝豐田,試問若非中國市場和中日政治問題,通用與大眾靠什么趕超豐田?
豐田在華銷量增長緩慢之痛
2013年,通用汽車全球銷量為9,714,652輛車,比2012年同比增長4%,在通用汽車銷量最大的五個市場中,中國市場和英國市場的同比增幅最大,均在11%以上,其中通用在華銷量占到其全球銷量的近三分之一。
與此同時,大眾以年銷量327萬輛的業(yè)績稱霸中國市場,相比其全球銷量950萬輛,中國銷量占比超過三分之一。
再看豐田銷量情況,豐田去年全球銷量達到998萬輛,在各大車企中排名第一,其在華銷量91.75萬輛,同比增長9.2%,是在華外資車企銷量排名前九當中唯一個位數(shù)增長的企業(yè)。
《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豐田自2010年10月在華銷量終止其連續(xù)18個月增長歷史后,銷量一直起伏不定。究其原因,一是豐田出于中日關系惡化的擔憂,在新車投放舉棋不定;二是剎車門事件后,豐田車召回不斷,使得產品在中國消費者心目中的可信度降低;三是出于對中日釣魚島爭端升級的擔心,中國消費者想買不敢買。
大眾在美質量與售價遭詬病
由于美國經濟的復蘇,這一全球第二大汽車消費市場去年銷量上升了8%。全球汽車銷量三大巨頭當中,豐田去年在美國銷量較2012年同比增加7.4%,達到223萬輛;通用去年在美國市場總計銷售了2,786,078輛汽車,同比增長7.3%。
大眾在美國銷量最為慘淡,不但銷量沒有增長反而同比下滑約7%,銷售汽車407,704輛,這一數(shù)字和大眾汽車2018年年銷量80萬的目標差距甚遠。慘淡的銷量直接導致大眾美國公司高層人事大變動,CEO喬納森布朗寧和銷售執(zhí)行副總裁Frank Trivieri先后離職。
《證券日報》記者了解到,與大眾在中國處于神車的地位相比,大眾品牌產品質量在美國消費者心目中并不怎么受待見,在美國J.D.Power的首次質量滿意度的調查中,大眾品牌在被調查的34個品牌中僅僅位于第29位。
另外,大眾美國定價過高也是制約其在美銷量的重要原因,而產品線覆蓋面不廣更是阻礙其銷量持續(xù)上攻的最大障礙,目前,在大眾產品線中并沒有美國人鐘愛的皮卡和大尺寸轎車,而且在SUV和跨界SUV細分市場中也缺乏競爭力。
還記得2008年大眾宣布要在2018年做世界第一大汽車制造商的目標,而美國市場要在其中占到80萬的銷量,如今的大眾美國公司不但距離目標甚遠,甚至連70年代50多萬輛最高銷量紀錄都未打破。相比日系車在全球各地攻城略地與銷量平穩(wěn)增長,大眾目前嚴重依賴中國市場的情況并不是一件好事,也不利于企業(yè)抵御未知的風險。
點贊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