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香不怕巷子深,也作“酒好不怕巷子深”,意思就是說如果酒釀得好,就是在很深的巷子里,也會有人聞香知味,前來品嘗。陳窖一開香千里,要真正吸引酒客(消費者),讓他們不會因為巷子深而怯步,就需要在釀造上下大功夫。車也是一樣,有些車型擁有悠久的歷史,雖然經過重重更新換代,或者更名改姓,但是歷久彌新,傳統的核心技術和文化一直在延續。人們只要一聽到他們的名字,就能知道其精髓所在,所以在如今龐大的汽車市場中能夠屹立不倒,繼續保持很高的格調。現在就來細數幾款擁有悠久歷史的SUV車型。
五十鈴mu-X
也許大家會說這款車前不久剛剛在國內上市,怎么會有悠久的歷史呢。這是由于江西五十鈴在國內主要生產的車型均為卡車或者皮卡,所以大多數人并不太了解。這款車的起源還要從五十鈴D-MAX說起。由于他們都是共享平臺的,所以mu-X的歷史其實也就是D-Max車型的歷史,也就是五十鈴皮卡的歷史,在此借用網絡中的一張圖片來描述其歷史。
早在1993年,五十鈴就與江鈴股份合資組建了“江鈴五十鈴”,但五十鈴在其中股份占比只有12.5%,后來因種種原因,五十鈴撤資江鈴,江鈴失去了五十鈴品牌使用權,也走上了依托老舊五十鈴技術自主研發的道路。之后五十鈴將重心轉向了慶鈴,授權慶鈴使用五十鈴品牌,一系列新車都在慶鈴引進國產,如皮卡、SUV和卡車。公司于1999年初在率先推出了在中國的首部SUV多功能車——慶鈴Rodeo競技者,當時與競技者共享平臺的第四代皮卡車型為五十鈴Hombre,而該車又與當時的雪佛蘭S-10同平臺開發,只不過在品牌歸屬上有所區別。
慶鈴Rodeo競技者
在2000年以后,五十鈴的皮卡系列都已經命名為D-MAX,SUV車型則以mu系列命名。2004年11月,五十鈴推出了一款基于D-Max的7座版本車型,命名為mu-7,前臉與D-Max相同,而后部貨廂被封閉起來,這款車就可以看做是mu-X的前輩。
第一代D-Max
mu-7
而第二代D-max車型,是從2012年至今。與之前的版本一樣,新款D-Max與雪佛蘭Colorado共享平臺。
第二代D-max
而mu-X的出現,可以算作是mu-7的換代產品。該車于2013年10月31日在泰國全球首發,之后在澳大利亞、菲律賓等國陸續上市,于2015年7月16日在我國上市。mu-X是引進日本五十鈴品牌全球最新款的SUV,它是通用與五十鈴合作開發的產品,與雪佛蘭開拓者共享平臺,軸距達到2845mm,提供7座超大空間,采用高安全性和高通過性的非承載式車身結構的中大型SUV。在最近一次的2014年泛大洋洲越野挑戰賽中,mu-X在柴油組位列第一,在該組別排名前十的車型中,有3位都來自五十鈴品牌,可見成績有多么優秀。
海外版mu-X
江西五十鈴mu-X
三菱帕杰羅
對于三菱帕杰羅,相信很多喜歡越野的車迷朋友們都不會陌生,其歷史也應該略知一二。帕杰羅“PAJERO”的名字源于生活在阿根廷巴塔哥尼亞的野貓,這種動物與生俱來的野性美完全體現了三菱帕杰羅的獨特性。帕杰羅的前身是在吉普Willys J52的基礎上進行改進而推出的一款車型,命名為Jeep PAJERO。之后三菱加以改進,推出了Jeep PAJERO 2概念車。1981年東京車展,三菱第一代帕杰羅正式發布,該車基于Jeep PAJERO 2概念車所打造。雖然其越野性能良好,但偏重工程用車的調教令消費者望而卻步。后期為了滿足大眾口味,三菱推出了長軸版。在第一代車型期間,三菱在1983年組建車隊,使用帕杰羅參加達喀爾拉力賽,取得了相當不錯的成績。
第一代帕杰羅三門版
第一代帕杰羅長軸版
由于競爭對手豐田陸地巡洋艦FJ80系列上市,三菱決定同樣推出新款車型與之抗衡,所以在1992年第二代帕杰羅正式上市,新車比老款外觀變化較大,整體更加寬大,給了車內乘客更好的乘坐空間。而且第二代帕杰羅配備了三菱著名的Super-Select 4WD四驅系統,這套系統共有2H/4H/4HLC/4LLC四個檔位可供駕駛員選擇,并可在100km/h的車速內在兩驅和四驅模式下自由選擇。第二代帕杰羅針對懸掛結構進行調整之后,舒適性得到提高,使得原本粗獷硬朗的越野車更加的人性化,也更加舒適。外形和舒適性的改變使得第二代帕杰羅得到了人們的認可。
第二代帕杰羅v33
第二代帕杰羅v34
第三代車型的出現,是因為汽車設計的潮流更加趨向于流線型,所以帕杰羅在1999年推出了全新第三代帕杰羅。該車轉型走豪華SUV的路線,外形上已經完全脫離了硬派越野車的風格。但其所配備的改進型的Super-Select 4WD系統配合M-ASTC使得第三代車型擁有更好的公路和越野性能。
第三代帕杰羅v73
第三代帕杰羅v77
由于自從2002年開始SUV車型迅速發展,新車型在各方面都青出于藍而勝于藍,使得帕杰羅的競爭力越來越低,所以在2006年推出了第四代帕杰羅V90系列車型。我國國內引入的是V93和V97兩款車型,使用的發動機是6G73的3.0L V6發動機和6G75的3.8L V6發動機。雖然兩款發動機穩定耐用,但是由于技術上略顯落后,使得V93和V97的油耗偏高。但在外形上的變化大于技術上的變化,延續了三菱的外形特征,外觀棱角分明充滿肌肉感。
第四代帕杰羅v93
第四代帕杰羅v97
而在最近的新聞中,曝光了第五代帕杰羅的諜照,新車極有可能在2016年推出。
海外第五代帕杰羅諜照
Jeep牧馬人
鼎鼎大名的牧馬人的歷史,要從二戰期間開始說起。當時,美軍想要造出一輛符合要求的偵察車,所以在1941年由威利斯(Willys)、福特(Ford)、班塔姆(Bantam)三家汽車公司共同生產了初代Willys MA車型,隨后升級為Willys MB。
Willys MA
Willys MB
而戰后威利斯想在民用市場繼續發展Willys MB,便注冊了Jeep商標,從1944年開始生產了大量的CJ(civilian jeep)系列車型。在1970年,美國汽車公司(AMC)將Jeep全盤買下,將民用產品和軍用產品分開,以便更好的發展民用車型。1976年,AMC推出了CJ7,尺寸介于較短的CJ5和較長的CJ6之間,可以容納下自動變速箱,令舒適性得到提升,并配備了Quadra-Trac全時4輪驅動系統。該車在服役的十年間共制造了379299輛,是Jeep CJ歷史上最成功的型號。
Jeep CJ7
雖然CJ系列十分經典,但是人們追求享受的步伐永不停止,所以在1986年,AMC停止了CJ的生產,帶來了全新的Jeep Wrangler YJ,牧馬人這一稱呼正式出現,所以真正的歷史才剛剛開始。與前序車型相比,牧馬人 YJ的重心更低,擁有更好的公路操控性和更舒適的內部設計,方形車燈是其在外觀上的主要特征之一,但也是其引發爭議的一點。就在Wrangler上市一年后,克萊斯勒在1987年8月5日收購了美國汽車公司,于是Jeep也融入了克萊斯勒集團旗下的Jeep部門。
Jeep YJ
在1997年,克萊斯勒對牧馬人YJ進行了一次大改款,推出了TJ系列,這個系列一直服役到了2006年。車燈回歸到圓形設計,全車大約有80%的部件經過了重新設計,牧馬人也開始進入到一個全新的發展時期。
Jeep TJ
2007年,全新的牧馬人JK系列上市,上市之初有兩款車型,分別是牧馬人和牧馬人Unlimited兩個系列車型,而牧馬人Unlimited系列又包括三種車型牧馬人X、牧馬人撒哈拉Sahara和牧馬人羅賓漢Rubicon。
Jeep JK系列中的羅賓漢Rubicon
路虎衛士
現在路虎旗下擁有衛士、攬勝、發現三款車型,但在最初的路虎歷史中,只有衛士一款車,所以衛士的歷史可以看做是路虎的歷史。但就是衛士這么一款越野性能卓越的車型,最初制造的初衷卻是用于集輕型拖拉機和越野車功能于一身的多功能汽車。英國汽車生產商羅孚(ROVER)的工程主管莫里斯·維爾克斯先生(MAURICE WILKS)當時非常渴望擁有一輛包括這兩種功能的多功能汽車,所以將這個想法告訴了他的兄弟,羅孚公司當時的總經理斯賓塞·維爾克斯先生。二戰戰后的鋼鐵匱乏讓汽車工業變得寸步難行,所以1947年二人就在美國威利斯吉普車(American Willys Jeep)的基礎上造出了第一輛車型,取名為路虎“LAND ROVER”(當時意為“用于土地耕作的羅孚汽車”)。1948年4月30日這款看似有些簡陋的車于阿姆斯特丹汽車展首次推出之后,取得了驕人的銷售成績,一舉突破了20萬臺。從1948年到1957年間,該款車不斷推陳出新,這可以看做是第一代路虎。
路虎系列一
第二代路虎在1958年由大衛巴赫(David Bache)負責設計,除了在性能上升級之外,同時也為英國和澳大利亞軍隊提供定制車輛,兩國至今仍以路虎作為軍隊的標準用車。此外,在路虎系列2的生涯中也推出了多個特別版本。
路虎系列二
1971年,第三代路虎誕生了。新型的模制塑料格柵和加固后的前臉造型構成了路虎的顯著特征。雖然路虎衛士的名字直到1990年才正式出現,但路虎衛士的現代史還是要從1983年算起。1983年3月,路虎在伊斯特納推出了路虎110車型,從這時候開始,路虎衛士基本上就被定型了。而后一年,路虎又發布了短軸距的路虎90車型。所謂90/110是指車的軸距長度,這些數字上是將實際軸距的英寸數值通過取整獲得,換算成公制分別是2360mm和2794mm。后來路虎又推出了超長版的路虎130車型(3225mm)。而真正使用路虎衛士(Defender)來命名這系車型是在1990年。
路虎系列三
2014款炫酷黑色路虎衛士110
豐田RAV4
如今城市SUV車型眾多,但是這一領域車型的開創者,卻是豐田的RAV4。RAV4的全稱為“Recreational Active Vehiclewith 4-wheel drive”,意為“四輪驅動的休閑運動車”。基于這個概念,豐田在1989年的東京車展上正式推出RAV4概念車。之后經歷了4年的研發,豐田公司于1993年的東京車展再次推出了RAV4概念車,這款車的設計相較RAV4有著翻天覆地的變化,而正式量產車則于1994年的日內瓦車展正式發布。第一代車型在花冠的平臺上打造,動力搭載了第二代Camry曾經使用過的2.0L四缸發動機。1995年3月,新的五門版車型被推向市場。但第一代RAV4并沒有正式引入中國。
1994年第一代三門版RAV4
1995年第一代五門版RAV4
2000年10月,豐田推出第二代RAV4,這代車型與上代的變化可謂翻天覆地。車身尺寸上,第二代RAV4除了高度被降低,車身長度、寬度和軸距均有所增加。第二代RAV4車型同樣分為前驅與四驅版本。動力方面,第二代RAV4搭載一款全新的2.0L四缸16氣門DOHC發動機,在缸體使用鋁材質減輕重量的同時,還帶有VVT-i可變氣門正時技術,傳動方面依然是5速手動或4速自動變速箱。第二代RAV4以進口的形式進入國內銷售,只有2.0L三門版和2.0L五門版兩個車型,價格分別為34.15萬和34.30萬,由于價格相對較高,因此這款車在國內的銷量并不出色。
2000年第二代五門版RAV4
2005年9月,豐田正式推出第三代RAV4,新車采用全新平臺打造,并為消費者提供了長、短軸兩個不同版本的車型。遺憾的是,三門版RAV4車型停產。在2006年廣州車展上,第三代RAV4首次進口國內,車型各方面與海外版基本保持一致。2009年,一汽豐田開始國產第三代RAV4。
2005年第三代長軸距版RAV4
2012年洛杉磯車展上,豐田為我們帶來了第四代RAV4車型,新一代車型前臉采用了全新“Keen Look”家族式設計。新RAV4從外觀看比現款車型更加靈動,時尚,線條也更加優美,比老款RAV4更具視覺沖擊力,遺憾的是取消了現款平拉開門的外掛式備胎設計,更換為造型更為圓潤,層次感更加鮮明的傳統兩廂式尾門。而在2013年8月,國產第四代RAV4上市。
第四代RAV4
北汽BJ40
提到BJ40,你想到的第一個詞可能就是跳票。擔任著重振北京212重任的這款車型,連續跳票多年,也意味著北汽對這款車的研發更具使命感和責任感。而其前身,咱們可以更加詳細的談一談。提起中國越野車,北京212可謂開創并延續了一個時代。從1966年量產,到2004年生產線退役,212創造了近40年的輝煌。當初在抗戰勝利后,長安中央兵工總局第456廠(長安汽車前身)由兵工轉型為民用,以威利斯為基礎,研發出中國第一輛吉普車——長江牌46型吉普。該車從1957年生產到1963年停產,共生產了1390輛。1963年底,上級要求將該車的圖紙和技術資料轉交給北京汽車制造廠,所以該車為北京212奠定了基礎。
長江牌46型吉普
20世紀60年代,隨著中蘇關系的惡化,無法繼續引進蘇聯裝備,于是,中央要求盡快開發出部隊裝備用車,任命當時的北京汽車制造廠生產越野車型,新車代號為北京210,外形采用長江牌46型吉普的設計,發動機和變速箱采用當時我軍主力越野車嘎斯69的設計,研發出多輛BJ210車型。
BJ210
由于軍隊高級將領對其各方面進行評價后,推出了更為符合軍用要求的車身尺寸更大、四門雙排座的BJ211和BJ212。時值全國人大,與會代表對這兩款車型進行評定,對BJ212各項性能更加滿意。所以在1965年,BJ212最終定型,分為BJ212和BJ212A兩種型號,BJ212在1966年實現量產。該車采用可拆卸式軟頂設計,前后硬軸鋼板懸掛結構,軸距短,離地間隙較高,越野能力相當強悍。搭載排量為2445cc的直列四缸汽油發動機,3速手動變速箱,四驅結構,剎車為前盤后鼓。自從生產出來,BJ212開始馳騁在各種戰場上,并且被改裝為各種版本。
BJ212
雖然在2013年上海車展上,北汽推出了新款BJ212車型,各方面基本與原車一致,但是反響并不強烈,叫好不叫座,更多的是對原來車型的懷念。
新款BJ212
2013年12月28日,北京汽車BJ40在北京上市,北京汽車正式邁出振興“越野世家”的步伐,以BJ40的上市,向212致敬。BJ40傳承212衣缽,繼續走專業硬派越野路線,見棱見角的設計體現軍車血統,配備分時四驅系統,采用非承載式車身,可見北汽希望BJ40能夠再續BJ212所描寫的傳奇,在硬派SUV領域再創輝煌。
BJ40
編輯點評:以上這些車型,擁有如此經典的歷史,原因就是忠于最初的設計思路,將車型文化傳承了下來,所以能夠經久不衰,逼格越來越高。同樣,現在的車企如此眾多,要想能夠在歷史的潮流中不被沖刷下去,就要堅持自己的風格,獨樹一幟,在沿襲品牌文化的同時不斷精益求精,將產品的可靠性和質量提升上去,才能夠成為經典。
點贊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