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上半年剛過,福田汽車內部傳出消息,旗下的皮卡品牌——福田拓陸者6月份銷量達到了1970臺,同比增長了107%。而上半年的戰績也同樣喜人,1-6月份的總銷量達11765臺,同比增長了34%。這在國內汽車市場整體下滑,尤其是乘用車市場哀鴻遍野的背景下,顯得格外搶眼。縱然是借了解禁政策的東風,皮卡板塊整體上揚,但增速能夠如此之快,也是讓全行業為之側目的。是什么原因使得福田拓陸者取得如此輝煌的成就?筆者結合這半年的表現做了下簡要的分析,或許能夠引起汽車同行業的一些思考。
產品布局逐步完善,覆蓋廣闊市場區間
在今年3月15日,隨著福田拓陸者E7大皮卡在佛山智能工廠下線后,標志著福田拓陸者全新一代產品投放市場。從這一刻起,由旗下的拓陸者E3、E5、E7和S系列組成的產品圖譜,覆蓋了8-20萬的市場區間。打開福田拓陸者的網頁細數,算上不同的型號和配置,可供消費者選擇的產品有近80款之多。只要是對皮卡產品有需求的用戶,無論是偏商用還是偏乘用,無論是城市使用還是玩越野,福田拓陸者都會有一款或者幾款產品予以滿足。
除了在產品序列上的縱向布局,福田拓陸者還圍繞著現有產品進行了充分的橫向開發,在功能上最大化的滿足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比如6月份,就在拓陸者E3的基礎上推出了3款改款升級車型。分別是面向水產運輸用戶的海鮮版、注重乘用舒適而配置升級的70周年紀念版和強化了承載性能標準的泰國版。三款車型一經推出,就引起了市場上巨大的反響,獲得消費者一致好評。市場細分是每一個廠家決策者的必修課,但能做到像福田拓陸者這樣密不透風的卻是鳳毛麟角。這不但取決于管理者敏銳的觀察力,也取決于福田拓陸者“以客戶為中心,以市場為導向”的經營理念。
打鐵還要自身硬,產品力才是硬實力
產品圖譜構建得再完善,打動消費者的也一定是實實在在的產品。這一點,福田拓陸者也是深諳此道。于是,從誕生的那一天起,性能和質量就成為福田拓陸者肩膀上的兩桿大旗,自始至終為之傾盡全力。覆蓋北京、日本和德國的研發中心和技術中心,聯合康明斯、采埃孚和博世等國際一流配件廠商打造而成的全球化供應鏈體系,以德國工業4.0+為基礎建造的智能工廠,以及國際領先的全過程檢測體系,都為一臺臺性能優異、質量卓越的拓陸者產品提供了技術保障。
為了最大限度的檢測自身的性能和品質,福田拓陸者熱衷于參加各種國際賽事,以此來發現極端路況下的車輛表現。在今年春天舉辦的俄羅斯越野拉力賽上,拓陸者以量產車的狀態,充分地發揮了動力強勁、質量過硬的優勢,在首日的沙漠賽段就取得了賽段冠軍。而就在幾天前,遠在俄羅斯貝加爾湖畔的絲綢之路拉力賽鳴槍發車。福田拓陸者賽車再一次踏上征程,希望通過更加殘酷的賽程來檢驗和證明自己。這一切,無疑都是福田拓陸者產品力的體現,也是贏得消費者信賴的基礎。
不久前,國家部委再次發文,就皮卡政策的進一步放開給出了指導意見,也為皮卡市場的未來發展指明了方向。然而政策再好,也并非所有皮卡企業都能一帆風順。福田拓陸者之所以能夠取得如此驕人的銷售業績,與上面提到的市場布局和產品實力是密不可分的。日前,國家工信部的公示欄中,拓陸者全新的大皮卡已經赫然在列,預計將于第三季度投放市場。根據數據顯示,此款產品將是一款尺寸更大、性能更強、智能化程度更高的產品。
隨著這一款產品的推出,福田拓陸者勢必會把更大的一塊市場蛋糕收入囊中。更優的產品、更大的市場、更多的銷量、更強的實力,福田拓陸者已經搭乘上了高速列車,向著更高的目標挺進。
點贊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