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卡網 業界動態】2019年對于國內汽車市場而言是個不太好的年景,多年持續增長的態勢首次出現下滑,但這其中并不包括皮卡市場。
數據顯示,今年1-7月國內皮卡累計終端銷量為230467輛,同比增長10.3%。兩位數的高增長態勢,也讓很多人開始關注皮卡這一頗具潛力的細分市場。相比一些廠商的后知后覺,上汽則在皮卡市場早有動作,不僅國內外市場共同發力,今年還開辟了新“戰場”。把旗下品牌車型換標改名,發力東南亞地區。
在國內市場,MG(下文簡稱名爵)近幾年可謂是高歌猛進,被上汽收購后一直保持著高調的市場增長態勢,爆款車型也是接連不斷。此次進軍東南亞皮卡市場,上汽并沒有發布一款全新車型,而是把旗下已有車型進行換標到海外銷售,這其中有哪些原因呢?接下來我們剖析下名爵皮卡的海外之旅。
1、采用換標策略
此次上汽并沒有重新研發車型,而是把上汽MAXUS T70換標名爵海外銷售。
原因也很好理解,名爵品牌在2013年進入泰國乘用車市場,其車型每年的銷量都成倍數增長,既然已經打出名聲,把自己家產品換標銷售也無可厚非,而且上汽MAXUS T70產品也很成熟了,省去重新研發的成本。不過為了迎合當地市場,上汽也非一成不變,泰國發售的名爵皮卡提供有一排半和雙排兩種車型,一排半車型擁有較好的經濟性與改裝潛力,在當地更吃得開。
2、外來的和尚好念經
名爵皮卡主銷的海外地區為泰國及部分東南亞國家。以泰國為例,受一些歷史遺留問題,泰國不自主生產汽車,全靠進口。這也導致了諸多海外品牌紛紛爭奪泰國市場,其中日系品牌為市場翹楚。筆者認為當地市場不存在“國貨“情節,外來的更香,只要產品強,銷售手段正確,大可分一杯羹。
3、名爵的“泰緣”
名爵最早是一個英國汽車品牌,成立于1924年,但因經營不善幾經輾轉在2007年被上汽集團收購,故此名爵也改名換姓。
雖已被收購,但是名爵有著豐富的品牌文化積淀,他們1962年生產的MGB系列車型在全球銷量斐然,后續這款車型被出口到泰國,泰國的皇室也是其擁躉之一,故此名爵在泰國人心中有著高端車型的印象。上汽用名爵打海外市場也是順水推舟的事。
4、當地皮卡市場極大
東南亞一些國家的皮卡占有量極高,以泰國為例,今年上半年,泰國皮卡車型銷量占汽車總銷量的43%。這么說吧,在泰國皮卡的地位就相當于國內市場SUV的地位一樣。
5、雙未來市場爭奪戰的“彩排”
在泰國皮卡市場,日系車的占有率在75%左右,比例極高,想殺出一條血路著實不易,雖然名爵在當地乘用車市場口碑銷量雙贏。但考慮皮卡和乘用車的受眾問題,名爵或許不會采用相同的戰術。另外,這種市場競爭或許不久后在國內市場也會出現,皮卡市場增長迅速,廠商布局是必然,但是長城市場一家獨大,占據市場三成以上。如果名爵在泰國皮卡市場能殺出重圍,積累經驗,采用相同戰略在國內市場或許亦同樣奏效。
為什么“日貨”橫行泰國
去過泰國的朋友都知道,日本車隨處可見,711每隔百米一個。
其實泰國的“親日”情節從二戰后就已經開始了,當時日本為對抗美國給泰國建造潛水艇,訓練海軍。到了近代,日本在泰國造工廠并且解決當地人就業問題。在汽車市場。日本車進入泰國時間非常早,加上本身產品力強,給泰國人留下了很好的印象,所以什么德系、美系汽車在泰國都吃不開,日本車在泰國的地位就好比大眾在國內的地位一樣。
為了打開名爵在泰國銷路,上汽做了什么?
日本車在泰國已經深耕很久,名爵很難短期內擊倒他們,只能放長線釣大魚。性價比和本土化,是目前上汽在做的,上汽與泰國正大集團合作建廠,引入名爵整條產品線,和國內其它合資汽車廠商模式相同。這樣節省了進口成本也可以留下本土的烙印。
結語:名爵皮卡能否像其乘用車一樣在泰國飄紅尚不可知,但還是要佩服上汽集團的勇氣,國外對抗日企,在國內還要和吉利、長城等品牌博弈,雙線“作戰”,能取得怎樣的戰果,只要時間能給予答案。
點贊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