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程是當下一個很火的話題!理想汽車在未結束的11月僅依靠旗下三款車型就獲得了3.48萬臺銷售成績,位居新勢力品牌銷售第一。同為增程動力路線選擇的問界也賣出了1.51萬臺,位居第三。并且問界新款M7剛剛推出大定就已經突破10萬單。一時之間,增程動力風光無限,成為乘用汽車市場的搶手貨。
乘用領域增程動力車型受到市場肯定,自然也會影響到皮卡市場的動向。今年春季,江淮在媒體溝通會上帶來了具有增程動力的江淮T8試驗車;剛過去的的廣州車展上,長安率先亮相旗下首款增程動力皮卡——長安獵手。
可以從這次廣州車展上的皮卡新車就能看出各個皮卡制造廠家對于新能源、新動力技術都有積極布局的動作,但在技術路線選擇上卻有著較大差異性。純電、增程、P2電機混動到底哪個能在皮卡新動力風口被吹起來,現在都是未知數。所以,今天我們就從當下最紅火的增程動力來說,分析增程動力到底適不適合皮卡車主日常用車場景。
增程式曲折發展歷史 最終在中國發揚光大
全球第一臺增程技術車型Lohner-Porsche Semper Vivus在1900年被保時捷創始人——費迪南德·波爾舍創造,這款車不僅是全球第一款增程動力車型,也是全球第一款混合動力車型。
Lohner-Porsche Semper Vivus是由Lohner Porsche電動車改造而來,這款電動車采用的是輪轂電機,輪轂電機也是迪南德·波爾舍發明的,他21歲時就已經獲得了輪轂電機的專利。在電動車基礎上,波爾舍將2臺3.5馬力水冷發動機裝在車身中間,分別驅動兩個發電機,發電機能在90伏電壓下輸出20A的電流,發電機輸出的電,直接驅動車輪上的輪轂電機,而剩余的電能則流入電池組儲存起來。
這款車在經過調整以后,它的最高時速能達到35km/h,續航里程可達200公里。在120多年以前,有這樣一款車,真的很厲害。可增程式結構涉及部件多,質量穩定性到底如何,并沒有任何保證,而且繁雜的部件會占據大量空間,能量二次轉換等問題,該技術并沒有發揚光大,而是被歷史雪藏起來。
直到2010年,通用汽車旗下的雪佛蘭Volt增程版在北美上市,成為全球首款量產增程式電動車,一年后這款車引入中國市場,推出了國內首款增程車型——VELITE 5增程版。這款售價接近30萬元的緊湊型轎車,真的比法拉利都稀有。之后,寶馬i3也推出了增程版,增程器是一臺寶馬摩托直列雙缸700cc發動機,最大功率38馬力,峰值扭矩56牛·米。賣的也很慘,相比之下純電寶馬i3賣的已經算很好了。
之后故事相信大家都非常清楚了,隨著國內新能源汽車不斷發展,選擇增程技術路線的理想也慢慢占據了一定市場份額,在最近幾年發展勢頭越來越好。曾經讓很多專業汽車人看不上的技術,反而在國內發展壯大。
理想的成功有可能在皮卡上復制嗎
在理想決定用增程動力路線造車開始,一路就充滿了質疑,其中質疑聲音最大的,反而是國內“最懂車”那個群體。什么“能量二次轉換,效率不如多檔DHT”,什么“增程只是邁向純電時代的過渡技術”。從技術的角度出發,增程確實在技術層面看上去確實沒有那么“高級”,可從消費者需求層面,它解決了電車里程焦慮,卻又能獲得電車所提供的性能與智能化體驗。“懂車人”嘴里所強調的點,反而是消費者最不關注的,理想只是在底層邏輯上滿足了消費者最關注的就夠了,市場的表現也說明了這一點。
而在皮卡上復制理想的成功能不能夠實現,首先要看皮卡市場消費者的需求。可以說占據皮卡銷量大頭的傳統皮卡市場,與乘用車市場,是完全不同的兩種人群,理想的成功,不代表著增程動力也能夠在皮卡市場獲得認可。在我看來,皮卡用戶相比乘用車用戶,更關注車輛的動力,而且扭矩更大的柴油機仍然是當下選擇的主流。
選擇柴油機的好處顯而易見,低速扭矩出色,并且燃油經濟性相比同排量汽油機有著顯著優勢,而且隨著拉貨越重,柴油機的優勢會與汽油機拉開的更大。以電機作為主要動力輸出來說,能否滿足大部分皮卡消費者的需求,現在真的是一個未知數。
以這次廣州車展亮相的長安獵手來說,它采用前后雙電機的布局,綜合峰值功率200kW,峰值扭矩470N·m。和它有相近動力輸出的純電皮卡還有雷達的RD6,最大功率200kW,最大扭矩達到384N·m,不過雷達RD6僅有一個后軸電機。這兩款不僅參數接近,而且百公里加速成績兩款車也都是7秒多的水平,電機所帶來的迅猛加速完全可以媲美燃油車3.0T的水平。
但是,這些參數放在純乘用化場景下是優勢,可放在皮卡領域,加速能力并不是主要的,而是動力能不能滿足大負載要求。現在皮卡車目前主要三大需求就是商用拉貨、越野玩樂、宜商宜家。
商用拉貨、越野玩樂對于動力大扭矩、大負載要求更高。我記得去年中國皮卡年度車評測上,雷達RD6在30°縱坡攀爬時候確實完成了該項目,可是在快到坡頂時候,車輛車速是越來越慢,如果坡道再長一些,會不會爬不動,真的不好說。這種情況很像大家日常騎電動車,走比較陡的上坡,越走越慢的感覺,甚至直接給不上動力。
而燃油車則會不同,因為它有變速箱,變速箱可通過擋位減速增扭,來應對大負載工況。燃油車上不去坡這種問題,短板通常不是因為動力不足,而是輪胎打滑抓不住地。所以,未來以電機作為主要動力輸出的皮卡,在產品設計、宣傳上應該解決“大負載”工況下用戶對于車輛的困惑與疑問,來證明我的車即便用的是電機,也能夠滿足你的需求。
在我看來,宜商宜家用戶需求更符合增程式皮卡用戶畫像,既提供了電動車澎湃的動力感受,還可以加油補能,解決里程焦慮。再將車輛的智能化水平提高,打造相對高端的形象,應該可以獲得不俗市場突破。可是,這一切也要建立在合理的售價區間內。
以長安獵手為例,它未來推出后并沒有同類競品,它所面對的就是傳統燃油皮卡,諸如乘用炮、大道追光者等車型的高配。獵手因為配備增程技術,電機、電池、電控都會帶來的成本的提升,比競品貴是自然的,可貴的又不能太多。因為如何讓皮卡用戶感知到增程皮卡優勢,這一點還是挺難的。
理想在早期營銷層面通過與傳統豪華品牌BBA中大型SUV對比,制造話題,讓用戶可以快速感知到。而且就產品體驗來說,理想確實不比對比的車型差,甚至很多方面都有超越。理想的消費者不少都是從BBA轉過去的,我身邊朋友就有。所以,未來增程式皮如何在與傳統車型對比當中,讓用戶感知到優勢,確實是一項很難的任務。
寫在最后:
新鮮事物接受都有一個漫長的過程,除非你能夠讓這部分人群看到你顛覆性的優勢。價格肯定是核心,理想巧妙的地方其實是價格,因為它對比的車型比它貴很多,這才能體現它的價值。目前國產皮卡領域價格突破是最難的事情,如果產品層面做不到降維打擊,還不如干脆讓增程動力價格“白菜化”。
點贊
收藏
66666666
消費升級,釋放皮卡活力
價格不貴,等著看市場反應了
有那么一點點動心
開啟后備箱 有異響
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
還不錯啊!皮卡車型更適合城鄉結合部和農村使用,更好用耐用實用
10萬預算拉貨 哪個好?
都有啥功能 詳細說說唄
被SUV遮蔽的皮卡其實是汽車中真正的硬漢
需求和性價比
沒有柴油么
我有電動車。
你們會覺得貴嗎?
汽車從一種工具,發展成了一種文化。
哪里有賣
設計師加個雞腿
國產車這幾年也是賣的很不錯的額
皮卡才夠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