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周,美國一家初創汽車品牌——Slate發布了旗下首款車型,該車定位為一款2萬美元以內(約14.5萬人民幣)的入門單排電動皮卡。放眼整個皮卡市場,如果單看圖片以及參數,您一定會認為這不過是一臺平平無奇的“丐版”小卡車。然而就是這樣一款簡易皮卡,卻在發布后引發了大洋彼岸網友們的熱烈追捧。那么Slate皮卡到底有哪些迷人的地方,它的出現又能為未來的汽車發展帶來哪些啟示呢?本期內容就和您一起來盤一盤。
一、出身不俗 資本市場的新寵
按照美國當地媒體的說法,Slate在誕生之初是一家十分神秘的汽車公司,它成立于2022年,總部位于密歇根州,同時在該州設有工廠,目前擁有約400名員工。它將自己定位為一家直接面向消費者的汽車制造商,因此不會設立經銷商。客戶將在線訂購車型,卡車將像快遞包裹那樣直接送貨上門。而與部分的初創汽車品牌不同的是,Slate是一家擁有深厚傳統汽車基因的造車“新勢力”。
該公司核心團隊成員大多有傳統汽車或摩托車品牌工作背景,并非為“外行人”。其中,首席執行官為前克萊斯勒資深員工克里斯汀·巴曼(Christine Barman),執行董事長為前哈雷戴維森和Rivian高管羅德尼·科普斯(Rodney Copes)。與此同時,其團隊其他成員也主要來自福特、通用、Stellantis以及前面提到的哈雷戴維森和Rivian。
所以或許是認可了Slate團隊的專業背景以及其發展理念,該初創公司受到了資本市場的極大青睞。根據公開資料顯示,Slate目前擁有三大財務支持者,據稱,亞馬遜的杰夫·貝佐斯已于2023年通過A輪融資為這家初創公司籌集了1.11億美元。文件還顯示,MLB大聯盟洛杉磯道奇隊的控股股東馬克·沃爾特和Re:Build Manufacturing的主要投資者托馬斯·塔爾都是Slate的董事會成員,并為其提供了大量資金。
按照美國媒體的說法,Slate目前所獲得的資金支持以及財務狀況比大多數初創公司都要好,而且看起來與Rivian初創時不相上下,所以鑒于Slate公司背后有如此成功的名字,預計他們在短期內并不會面對太多的生存壓力,這也就讓該公司的骨干成員們擁有了更多展現自己才華與理念的機會。
二、全新概念 引發用戶的共鳴
與傳統汽車品牌不同,按照官方的說法,Slate品牌僅僅會推出目前這一款車型,短期內不再推出其他型號。該車僅有的一款車型配備了一臺最大功率為150kW的電動機,采用了后置單電機布局,最大續航里程約為390km。
值得一提的是,Slate主打“無需為不需要的東西付費”的新理念,所以官方僅僅提供了一個最為基礎的“丐中丐”型號,他們允許每一個用戶根據自己的實際用車需求盡可能多的定制自己的新車,并且可隨時進行重新改裝。
您可以簡單把Slate看作是四驅車玩具的底盤,原始狀態下將會僅包括空調、電子穩定程序、ABS、主動剎車、碰撞預警、安全氣囊等必備的舒適與安全配置,消費者在購車時則可以自由的選擇具體的車身以及各類舒適與科技配置。而更為離譜的是,該車的車門與車窗都可以由消費者自行決定是否安裝。
目前,該車共推出了皮卡版、SUV版以及掀背SUV共三款初始車身類型,而在購車后,用戶也可以根據官方提供的可拆卸配件在雙座單排皮卡,五座SUV之間自由切換。此外,該車還配有可拆卸的車頂,以及多款不同的車身套件。并且在原廠狀態下也并沒有噴漆(與特斯拉Cybertruck相同),用戶可以選擇十數種改色膜來為車身“上色”。對于那些開久了想換換“口味”的消費者來說,可以在日后直接從官網訂購各類配件,自行完成更換與安裝工作。
至于車內部分,Slate則要更為“原始”。在原廠狀態下,該車不僅沒有中控大屏,音響、多功能方向盤、藍牙等配置,并且就連車窗都是手搖的。而Slate則堅信上述的功能并非所有用戶的必需品,所以他們選擇用手機支架、便攜式藍牙音響支架等輔助裝置取而代之,來進一步降低成本,壓低車輛的售價。當然,對于那些對部分功能有需要的用戶來說,也可從官方渠道進行針對性地選裝,將選擇權真正交還給了消費者。
所以與那些一股腦的堆砌配置,讓用戶承擔企業內卷成本,為不必要的功能付費,亦或者是為消費者創造需求,善于“洗腦”的車企相比,Slate的所主打的理念無疑讓他們在如此內卷的全球汽車市場中成為一股清流,受到了消費者的追捧。從目前社交媒體的反饋來看,該品牌的風評完全一邊倒,幾乎所有的美國網友都對Slate的做法表達了認可與支持,當然其中或許包括了貝佐斯的腦殘粉或者是亞馬遜的水軍。但總體來說,Slate的“輕量化”理念值得其他企業去思考與發揚。
編輯總結
就目前來看,Slate所主打的新概念毫無疑問是消費者和企業的雙贏。從企業層面來說,推出這樣一臺原廠無需噴漆的皮卡可以減少他們在車輛生產上的環節,同時由于沒有車機與智駕等功能,也讓他們無需在軟、硬件方面額外投入,進一步壓縮了研發成本。而對于用戶來說,由于在DIY時有了更多的自由度,允許消費者僅為自己需要的功能付費,無需為繁雜且無用的配置買單。
當然,在現階段,我們很難去預測Slate的未來會走向何方,也不去談論它的產品力究竟如何。只說“無需為不需要東西付費”的理念,就已經很好地與消費者形成了共鳴,這無疑將成為他們走向成功的第一步。而對于廣大步履艱難,負債累累的國內車企來說,推出類似這種“輕量化”以及高自由度的產品,或許將成為他們反內卷、擺脫“自嗨”,走向破局的新思路。
點贊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