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老越有資歷可不只是說說而已,比如老師、老手、老練等等。“老”給人年長、時間久、有經驗、有擔當的好印象,老司機也不外乎如此。前不久,筆者在重慶這座山城的開車和坐車經歷,讓我感觸尤深,這座城市中的司機都是在九轉十八彎的公路上練出來的技術,狹窄坡陡的地方也能閃轉騰挪毫不拖泥帶水,筆者每每都由衷贊一句“老司機”。
對于老司機的定義,有的人說起碼得跑10萬公里,有的人卻說起碼要跑百萬公里以上、還得換過幾手車才行,還有人說得跑過川藏線、壁掛公路那些公認的最難走的路才算是老司機。但不論定義如何,老司機的駕駛技術和駕駛習慣都是值得大家肯定的。筆者最近常坐幾位老司機的車,也和他們肆無忌憚的侃過大山。在筆者看來,老司機的很多地方都值得我們去學習。
1、上車知道怎么檢查和調整車輛
保證視野,是老司機最看重的一環,也是安全駕駛的基礎。調整好坐姿后,再看后視鏡要怎么調。在老司機的眼中,后視鏡的視野得看的足夠廣才能了解更多的路面信息,而看后視鏡也不是只掃一眼就完事。
在接手一輛新車的時候,檢查輪胎狀態,打開引擎蓋去查看各種油液刻度也是必須的。當然,更謹慎一點的司機會直接把車開去售后維修做更詳實的檢查。
2、會提速、會跟車、會壓油門
老司機是怎么起步的?在保證安全以及不影響其它車輛的情況下盡量提速。關于這一點,很多人認為速度越慢越安全,其實并不然。事實上,很多碰撞事故都是因為速度差引起的,盡快提速跟上車流是保證自己安全的一個重要技巧,并非越慢越安全。
在行車時,前車剎車也要跟著及時剎車,以保持車距足夠,在這方面,往往老司機能看的更遠。車距足夠,速度一致的情況下,老司機還能抽空撇一眼后視鏡,象征性的輕點一下剎車提示后車,“你要留心”。
3、什么車需要躲著走
在筆者剛上高速時,一位前輩總要再三囑咐:“繞著大車走。”雖然皮卡是貨車,但是和那些十幾噸的大車不是一個級別的。跟著大車,你會發現前方視野很短,加速、剎車、變道等動作都難以預判。而被大貨車跟著,心里壓力同樣不小,你急剎的時候還得祈禱它剎得住。即使是并肩而行也不能放松,大車的盲區很大,你得注意自己是不是在它的后視鏡里面,必要時要鳴笛引起大貨車的注意。能夠得心應手的處理大車,也是老司機的一個標志。
4、選擇車道、合理超車
選車道,也是有經驗之談的。一般多道路行駛時,左側的車道是優先選擇;從左數第二條車道有著最寬的視野,遇到慢車的幾率較小,相對更為安全。
至于超車時機的選擇,一是首先要保證旁邊車道沒有其他車,對自己的后視鏡盲區要尤為注意。其次,保持自己的車速在一個合理的區間,太快吃罰單,太慢則會影響后面的車輛正常行駛。最后,確保合理的超車時機,避免反復變換車道。
5、安全永遠都是第一位的
雖然怎樣才能稱為老司機眾說紛紜,但有一點已經成為了公論,一生平平安安開到最后絕對稱得上一句老司機。開車不超速、實線不變道、紅燈不去闖、斑馬線注意禮讓行人...說來簡單,但是能時刻記在心中并不容易。
以上是筆者的看法,你覺得怎樣才算是位合格的“老司機”呢?
點贊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