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我們的一篇文章中提到了前后懸的概念,在留言中我們發現仍然有不少讀者對于這個概念不太了解,甚至誤以為這就是前后懸架的意思,網上也有不少這種誤導性的信息。那么今天我們就來解釋一下什么叫做前懸、后懸,以及它會對車輛的哪些部分有影響。
什么叫做前懸/后懸?
以我們最熟悉的皮卡舉例,車輛的前懸也就是前軸到車輛最前端的水平距離。在這段空間里,從前向后分別包含整車的前保險杠、中網格柵、水箱/散熱器、轉向機構、部分發動機和懸架系統等等。
與前懸對應地,后懸也就是指后軸到車尾最末端的水平距離。皮卡車的后懸空間中相對來說容納的東西比較少,包括部分貨箱、底掛式備胎、排氣尾端以及后保險杠等。
所以,前懸、后懸并不是指車輛的懸架系統,而是指的車軸到車輛最前端或最后端的水平距離!
對整車有什么影響?
既然了解了前后懸是什么意思,那么它對整車的影響也可以順便了解一下。對于車輛來說,前后懸的長短主要影響整車的通過性、轉向靈活性以及車內結構的布局等。先從我們最熟悉的通過性來講,在輪胎尺寸和離地間隙相同的情況下,前后懸如果比較短,可以擁有更大的接近角和離去角,整車就有更好的通過性,自然而然在越野狀態下就能更加得心應手。當然影響接近角和離去角的因素不是只有前后懸的長度,保險杠造型也有一些影響。
除了影響整車通過性,前后懸也會對整車的轉向靈活性有影響。較長的前后懸在車輛轉彎時,車輛“掃過”的范圍更大,需要更大的轉向空間,不太靈活。當然,影響轉向靈活性的也不是只有前后懸長度這一個因素,軸距等方面也會影響整車的轉向靈活性。最后,車輛的前后懸長度,也受到車輛內部結構布局的影響,這就是在整車設計過程中的事情了,量產之后基本上就定型了。
對于皮卡至關重要的通過性,除了前后懸,還有什么能提升接近角/離去角?
我們已經了解了前后懸會對整車的通過性有影響,那么皮卡這種本身就具有越野屬性的車型,如何通過改善前后懸來提升接近角、離去角呢?最簡單的方法,那就是換裝“更薄”一些的前后保險杠了。由于原車的保險杠主要是為了美觀的考慮來設計的,所以大多數皮卡的原廠保險杠都比較“厚重”,甚至有一些皮卡的前杠距離地面非常低,直接縮小了整車的接近角。在換裝了那些越野定制的保險杠后,普遍會對接近角、離去角有明顯的提升,而且材質也會更加堅固牢靠。當然,有些不愿意改裝保險杠的車主,如果你真的想要臨時提升一下車輛的通過性,直接將前后杠卸下來越野,完畢之后再裝上,也會起到一定的縮短前后懸的效果。
但是,通過改裝保險杠的方法,縮短前后懸長度,只是提升通過性的一個手段。除了這個手段,還有哪些方法能夠快速提升整車的通過性呢?在前后懸長度很難改變的情況下,那我們就應該在整車的離地間隙方面下手,從而提升接近角、離去角的角度。所以,首先可以嘗試的就是換裝更大尺寸的輪胎,輪胎直徑增大了,可以非常直接的提升離地間隙,車輛的角度也就自然更大了。
當然,除了換裝輪胎,換裝底盤升高套件也可以。這些套件中或多或少的會包含減震筒、連桿、彈簧、鋼板彈簧片數、加長吊耳等等,不僅能提升整車的離地間隙,或許在爛路上的減震性能也會有所提升,一舉多得。
而更加終極一些的方法,那就是換裝門式車橋。眾所周知,門式橋是在一些帶有越野功能的重卡上經常采用的方法,能夠非常直接的提升離地間隙。由于車輛的半軸位于輪子偏上一些的地方,所以整車的輪子更靠下,離地距離更高。但是這種門式車橋普遍價格比較昂貴,是一些不惜成本提升整車越野性能的玩家才會使用的方法。
總結:對于車輛前懸、后懸的概念,網上經常有一些迷惑性的解答,大家一定要辨別清楚。而縮短前后懸的長度,可以有效的提升整車的通過性,對于部分越野愛好者來說不失為一種方法。如果您還對整車的概念有什么不理解之處,可以給我們留言,我們會盡量幫大家解答。
點贊
收藏
狙擊步槍 snaker
不太滿意變速箱的造型,看著有點土
能拉多重啊
其流暢的外觀、精致的內飾、齊全的配置和強大的越野基礎,讓它在這個群體中脫穎而出。
實車能有效果圖的效果就不得了
兼顧轎車舒適性 操控性
側面還是不錯的
世界造,干的合資哇哇叫
這個價格做的這么大氣,已經很出乎意料之外了
總覺得這個車前懸太長,后懸短,不太協調
一般家庭使用的話,絕對是夠用了的
好看,找機會去試駕
主動安全 被動安全 講講
這車的設計辨識度更高一點。
棱角分明的橫向鍍鉻LED日間行車燈,與前臉的硬漢風格很好呼應
顯得穩重大氣
三大件是根本
踏上探索之路,除了勇氣,還需要這樣一輛能越野的車
內飾很吸引我,特別是它的配置
設計的車子即大氣又硬派!
內飾該換了吧
寬尺寸、夠大
在我腦海里就是安全配置方面很到位
國產汽車的驕傲,我要入手一輛
純內燃機時代結束了
看起來很新穎。
適時四驅么
不錯的,媳婦批了,盡快入手個皮卡
外觀控 要趕緊拿下啊
有點意思吧
乘用化除了駕駛感,還有安全性。
這個定價不錯,再去看車標就明白了
超越合資
又大又貴又丑
設計師腦袋進水了,奇丑無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