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汽車之家似乎刮起了一股美國風,從8月初的福特F-150 SVT Raptor到本周的豐田紅杉、GMC商務之星,一個又一個的大塊頭輪番登場。它們能夠有多大的銷量我不敢說,但至少看一看,了解一下他國的汽車文化我想絕無壞處。記得在介紹F-150猛禽的時候,我們曾經預告了這將是一個美式皮卡的系列體驗,所以今天我就為大家帶來系列體驗的第二篇,道奇Ram1500運動版。
如果您每天都關注汽車之家的更新,那么您可能會記得在不久之前,我們曾經對道奇Ram1500進行過一次簡單的實拍,不過今天這輛RAM1500運動版在風格上與前者有著明顯的區別,沒有炫目的鍍鉻裝飾可能讓它少了些明星氣質,但一身扎眼的紅袍同樣讓它魅力四射,本文中多次出現的胡編輯就對它情有獨鐘。(點擊閱讀:道奇公羊系列皮卡歷史)
外觀:四門、短斗、運動范
在美國的皮卡其實是擁有很多種細分車型的,而它們的特點也各不相同。那么國內為什么喜歡引入四門、短斗版呢?其實這個很好理解。先說四門,相比兩門車型,四門車意味著擁有兩排座椅,這樣就避免了自己買一個小6米長的家伙而只能坐倆人的尷尬。而在車長基本不變的情況下,選擇短斗則代表后排乘客的空間更大,這對于喜歡“L”車的國人來說同樣是順利成章的。所以四門、短斗都只是為了增加后排座椅以及它的空間表現。
其實在我心中美國大皮卡就應該是閃著金光的小坦克,不過就像麥當勞叔叔和肯德基爺爺到了國內都會改改菜譜和配料一樣。對還不能完全適應“徹底奔放”的國內消費者來說,可能大而運動是一個不錯的切入點。
記得我第一次吃麥當勞時居然吐了,雖然很丟人,但至少反映出口味這東西確實是需要適應的。選車的口味其實也一樣,從大氣中庸一下跳到霸氣外漏確實有些困難,而且即使年輕的公子們適應能力超強,身后跟著的“錢包”也不一定能夠欣然掏錢,所以減少些鋒芒增添些運動氣息成了不錯的選擇。
既然是運動版,那么它和普通版有什么區別呢,要我說其實沒什么太實質的區別,無非是高配車型配上了運動套件,而這對與車身同色的保險杠唯一的貢獻就是讓車輛的接近角與離去角小幅提高。另外20英寸的大腳也算是它運動的一種表現吧。
尾部的主要變化還是那個保險杠,普通版車型亮閃閃的后杠被低調的多的多的同色保險杠所替代,而其他方面則沒有任何變化。幸運的是運動版并沒有判定車主有著超強的位置感和距離感,所以倒車雷達、倒車影像攝像頭還都為車主保留著。
中控臺:拒絕粗糙,玩細活
RAM1500中控臺的設計還算是中規中矩,黑色的主色調強調了其運動版的特質,輔以各種銀色裝飾也讓它和普通版的桃木內飾劃清了界線。以一輛美國車來說,它的做工絕對可以給高分,邊緣接縫處精細的處理甚至讓人想到了一些日系車。
方向盤明顯帶有些克萊斯勒風格,至少和Jeep的大切諾基、自由客什么的帶有明顯的血緣關系。這帶來的好處是你會覺得自己只是開著一輛比較大的SUV,而還沒有到達駕駛龐然大物的地步。
看到分時四驅的旋鈕我有點慌了,這款運動版在美國可是兩驅的,怎么到國內成四驅了?不過轉念一想也對,這正好印證了上文所說的外形適應論,這款車可能壓根就是美版的四驅車換了套更符合國人口味的運動服,而且美國進口車在配置上進行改動,與美國官網車型對不上也確實是常有的是,比如自由客引入國內的車型,你在美國是絕對找不到一模一樣配置的,這也算是有中國特色的美式皮卡吧。
車斗體驗:上下不方便
畢竟是皮卡體驗,這個體現“卡”的車斗自然是重中之重。長寬這些數據大點小點其實都無所謂,因為對于壓根就不準備拿它拉什么貨的國人消費者來說,給它加個屋頂或者加個蓋子可能是多數人的首選。
90cm的離地高度足有半人多高,所以如果是往上搬東西那絕對是一件比較悲劇的事情。同樣悲劇的是如果你東西比較多,想把搬上來的東西往里推推,那你就不得不爬上來,而它可沒有像F-150那樣提供上下的踏板和扶手,記得羅浩從美國回來時告訴我很多開大皮卡去超市采購的都是爺爺奶奶級的,我想要不就是他騙了我,要不就是美國的爺爺奶奶腿腳真的很利索,難道是集體補的鈣嗎。
上下車體驗:也有難度
如果說斗咱還可以不用、不往上爬,那么車總是要上的吧。在這方面RAM1500也做得不是很到位,其實它距離好這個標準就差一個踏板,但它確實沒有,所以你會看到活蹦亂跳的小伙子上車還要拿捏好步點,下車還要防止一腳踩空。如果你還有一些愛穿裙子的朋友,那么買車后就直接加裝一副踏板吧。
視野體驗:大皮卡確實不擅長
實事求是的說這些項目確實有點難為我們的幾位嘉賓了,明明個大是人家的優勢,你偏偏要比一些往墻縫里鉆的項目。如果是比誰的車看的遠,不會被前車擋視線,我相信這幾輛皮卡一定沒問題。但現實情況是遠的東西看不見我們可以不看,而近的東西看不見可就真撞上了,所以我們還得繼續驗證它們的實用性。
想要看到前方的樁桶,至少要將樁桶向前移動3.25米,這個成績以0.5米的優勢略好于上期的F-150猛禽。而側面視野上它和擁有曲面鏡的F-150則不在一個數量級。
車尾的視野是比較沒有懸念的,讓一輛皮卡擁有好的車尾視野就像讓一輛跑車通過Rubicon Trail一樣困難。幸好解決的辦法是現成的且是有效的,四點倒車雷達,倒車影像都是這輛RAM1500已有的配置;蛟S下次再做皮卡體驗,我們可以直接放棄車后視野體驗,而直接進行倒車雷達和倒車影像的測試會更合適一些。
由于我國多個城市都出現了海景,使得大家越發關心自家車輛的涉水能力。既然皮卡是以大取勝,以出色的越野性能征服買家,那么涉水能力自然是必須關心的,我們選擇了最能代表車輛涉水能力的發動機進氣口高度來進行測量,最終結果1米左右,確實高于絕大多數轎車與SUV,如果你生活在一個容易內澇的城市,那么這也可以成為你選擇皮卡的理由之一啦。
乘坐空間:本無須過多體驗
由于引入國內的美式皮卡多是四門、短斗版,所以車內的乘坐空間也就變得不再是個問題。無論是前排還是后排車內的空間都顯得那么富裕,也許下次我們再拿到皮卡應該直接來個極限測試,或者找身高190cm的張可來體驗空間。
既然空間不是問題那就看看安全配置以及舒適性,在這方面美國車一向有很高的標準,所以我們的大皮卡也不用為此擔心。中間乘客同樣擁有頭枕和三點式安全帶,這個在中國幾乎無人問津的配置我們每次都提,而且要一直提下去。
車輛的橫向空間體驗進行的也是異常順利,看看在前排還有些拘謹的胡編輯到了后排已然就各種放松了,當然即使你張牙舞爪也不會影響到另一側的用戶,所以在后排比較舒服的乘坐3人同樣不成問題。
日常儲物:同樣沒問題
先來看看前排的表現,擋把前方、右側的多個儲物格已經基本可以滿足前排兩名乘客的需求,如果打開中央扶手,你還可以得到一個極其寬大的、可以分為上下兩層使用的私密儲物空間,iPAD、筆記本電腦放進中央扶手箱里,你真的沒有聽錯。
后排的儲物空間同樣豐富,僅僅犧牲掉一個后排中間座椅就可以輕松的換來四個杯架,如果你的車恰好坐滿5人也沒關系,注意腳下的地板,它可是可以打開的,而里面的空間也足夠你裝下幾瓶飲料。
全文總結:
其實道奇RAM1500運動版的定位與福特F-150 SVT Raptor有些相似、重疊,它們都是來自美國的皮卡車型,但又都沒有堅持美式皮卡的那份過分的張揚,而是選擇了運動,這個國人更容易接受的賣點打拼中國市場。至于道奇RAM1500運動版相比福特F-150 SVT Raptor有什么優勢,我想價格是最主要的原因,畢竟一二十萬也不是一個小數目,另外道奇以及公羊的品牌相比福特也更加神秘、更加具有號召力。除此之外,我還真看不出選擇它的理由是什么。
點贊
收藏